2019年,各大公司紛紛爆出裁員事件,成功搶占各種頭條:滴滴裁員15%,涉及2000人左右;京東宣布2019年將末尾淘汰10%的副總裁級別以上的高管;阿里傳出全面縮減人員編制、停止社招;......
隨著那些刺眼的標題、駭人的內容不斷跳入眼簾,焦慮的情緒在人群中迅速擴散。更加恐怖的是,這樣的故事情節,不再只存于一出新聞、一篇文章里面。幾個星期以來,我在進出辦公大樓時,都能聽到關于“裁員”的話題。有工作8年突然被裁的老員工,正打著電話咨詢勞動賠償的事情。有剛成了新晉奶爸的年輕人,在跟同事商量怎么把裁員的消息告訴家里人。需要離開的人神情低迷,僥幸留下的人憂心忡忡。連大廈顯示屏里原本播放的《搞笑特輯》,都變成了《動物世界》,仿佛在告訴我們:這個世界,從來不會跟弱者講道理。物競天擇,適者生存。
不過,目光一轉,又是另外一片景象。朋友圈里,某某某已被高薪挖走,意氣風發地踏進了新的公司。那個剛從國外回來的親戚,手上握著好幾家500強企業的offer,正在考慮哪間才合適自己。過大的落差,強烈的對比,都在訴說著殘酷的事實:世界是不公平的。當有些人還在泥潭苦苦掙扎時,另一些人已經擁有了頭等艙的機票,準備前往春暖花開的島嶼。正如平日里生活的模樣:那個刻薄冷淡的班主任,其實也會笑容滿面,但只有成績好的學生才能看到。那個拼命使喚你的上司,其實也會親力親為,但僅限于總經理的面前。那個冷嘲熱諷你的親戚,其實也會慎言慎行,但都是為了跟那個年薪百萬的遠親套近乎。世界的天平,總是會向強大的一方傾斜。然而,抱怨再多,現狀也不會被改變。我們到底要怎么做呢?答案是,培養這3樣東西。
第一,持續的學習。
如果只把“持續的學習”當作一句話來看待,其實是很虛的。必須把它分條列點,變成一個個具體的計劃,并加以執行后,才能體現出相應的價值。你學習的目的是什么?為了個人提升,職業生涯,還是純屬興趣?你想學習的東西有哪些?你愿意每天花多少時間跟精力去學習?你能夠學習的渠道有哪些?......明確的目標,科學的計劃,自我的激勵,都是關鍵。
第二,日常中的心理暗示。
1960年,哈佛大學的羅森嗒爾博士,在加州一所學校做了一個轟動世界的著名實驗。新學期開始,校長對兩位教師說:“根據過去三四年來的教學表現,你們是本校最好的教師。為了獎勵你們,今年學校特地挑選了一些最聰明的學生給你們教。記住,這些學生的智商比同齡的孩子都要高。"此外,校長還再三叮嚀:要像平常一樣教他們,不要讓孩子或家長知道他們是被特意挑選出來的。這兩位教師非常高興,也更加努力教學。一年之后,這兩個班級的學生成績是全校中最優秀的,甚至比其他班學生的分數值高出好幾倍。隨后,真相才被揭露:事實上,他們所教的這些學生智商并不比別的學生高,是通過學校隨意抽取而來的。而他們兩個也不是本校最好的教師,只是在教師中隨機抽出來的。正是學校對教師的期待,教師對學生的期待,才使教師和學生都產生了一種努力改變自我、完善自我的進步動力。通過這個實驗,也說明了一個道理: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功,你能成為什么樣的人,并不取決于你的智商有多高,而是取決于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。
第三,敏銳的嗅覺。
現代商業競爭,首先是商業情報的較量。因為情報里面,既會預告著風險,也會埋藏著機遇。換句話來說:情報的價值,在于輔助我們的判斷。像是“哪個菜市場能夠買到最新鮮的肉類”,“哪間ktv的器材最好”這樣的情報,也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。所以,千萬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。你和這個世界的聯系,也是你的競爭力。正如那句話所說的:“知己知彼,百戰百勝”。
前段時間看到一則關于黃渤的采訪,他很感慨這幾年的變化:“以前在劇組里,總能遇到各種各樣的人,各種小心機,但現在(成名了),身邊全是好人,每一張都是洋溢的笑臉。 是因為運氣變好了嗎?不。這是因為黃渤的實力,已經傳達給了身邊的人們。你最弱的時候,世界上的壞人最多,受到委屈自然也不會少。唯有當你強大時,整個世界才會對你和顏悅色。正如許多人的職場生涯一般:如果你資質平平想要跳槽,領導會給你描繪藍圖和理想。如果你資質出眾想要跳槽,領導會給你錢。凱力克展示認為世界上根本沒有所謂的鐵飯碗。如果有,那一定是你的能力和水平。所以,從這一刻起,別再拖延,別再抱怨。千萬要相信:你明明配得上更好的日子。
上一篇:變胖,是對工作最起碼的尊重